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

创新工作室,我们的“梦工坊”

  9月4日一大早,经历夜班忙碌的检修车间员工王飞越,在朦胧中被自己的生物钟叫醒,简单收拾洗漱之后,带着他的工具包来到了中铁一局轨道运营(新运)公司准格尔铁路公司“张志勇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开始了工作。

  秋日的微光透过窗照了进来,照在物品陈列台上,仿佛让那陪伴他许久,褶皱且发旧的包也焕发出了新的容颜,就像他的工作一样,焕发出新的光彩。

  说起这个新的身份,今年23岁的王飞越很自豪。一年前,他还是只是检修车间喜欢动手的机车电工,如今,他与24名同事,在这里获得了新的职责身份,更收获了工作的动力。

 当创新梦想搭上了翅膀

  “我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消息,听说上级批准咱们的创新工作室,我太高兴了,因为我现在不仅是车间的员工,还是咱们创新工作小组的成员哩!这不,我第一时间就来这里感受一下气氛,查查资料、动动手!”

  当天10时许,在分公司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内,王飞越正在对马上面临秋整的机车故障进行学习,并对着改造过109型分配阀上下其手地研究起来,他说,工作室的成立仿佛给他的梦想插上了翅膀,让他喜欢对机车拆解组装、小改小革的爱好有了平台。

    

(王飞越对109型分配阀改造设备进行拆解)

  带给王飞越新趣味的“创新工作室”是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这里曾是员工宿舍。如今,整齐地摆放着10余项专利证书,几十个机车部件和技术创新成果,这些都是与荣有焉的小组成员们曾经参与的创新成果,只有那翻新粉刷的墙壁、精致绚丽工作室设计氛围以及带有他照片的工匠风采栏里能看到他的痕迹,也能看到他着急出成果、学习新工艺的急切。

  “以前我也经常在机车上上下下干活,技改创新的工作我们也一直在做,却总觉得自己缺少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但现在不一样了。”王飞越坦言,以前,因为工作的繁忙,他总是在事务性的机车故障处理后便不再进行工艺技法的进一步总结。

  现在,王飞越又获得了新的身份,这要他干好本职工作,还要他把自己的好想法、金点子亮出来、转化出来,而“创新工作室”就在宿舍楼下,下楼工作,上楼宿舍,不仅为自己创新的梦想插上了翅膀,还不会让翅膀飞得太累。

  十项成果六大作用

  看到如今勤快的王飞越,创新工作小组技术指导李伟兴也是满脸欣慰。

  “其实,公司从运输分部时便开始修旧利废、小改小革、技术革新等创新工作,也一直在持续。”李伟兴说,准格尔铁路公司从2023年1月份成立以来,为解决在机车运用质量上的问题,联系厂家、外出学习,内部提升、自我培训等等,这类型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虽然他们频繁地参与创新工作,但缺乏平台的宣传和推广,让他们在带动氛围、培养学员方面也是力有不及。

  

  (李伟兴对技术攻关项目进行装车检查)

  “创新工作室的成立让一些老技术、新职人员、学员都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慢慢地,分公司创新创效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就像今年刚入职的大学生刘建文已迫不及待地申请加入我们创新工作小组。”李伟兴感慨道。目前,分公司越来越多的员工喜欢参与到技术与实践的改进创新中。

  “新手需要练,经验需要理。我们现在准备把公司成立以来自主创新的一些技术,进行总结梳理,形成规范化的课件,以便于再次改进或培训员工。”李伟兴开心地说。

  为了更好地发扬“聚智创新、赋能发展、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打造分公司技术革新的“高地”,分公司组织创新工作小组成员收集、梳理、汇总了自成立以来的10项成果:蓄电池重联线制作、DF12内燃机车小辅修工艺制定、站场VR全景制作、机车设备二维码管理、LCU故障灯显速查图等等。

  为了营造技术创新的浓厚氛围,李伟兴和小组成员将10项成果的作用划分为6大类,用于新员工教育培训;用于新提职副司机对作业站场的认识;用于机车电工查找机车故障;用于机车技术改造;用于机车检修工艺改进;用于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有志者事竟成,李伟兴和同事们的辛苦终有收获。

  在这里收获希望

  从过去的“分散组团”到如今的“一团出道”,道出了分公司技术探索步履不停的脚步;从过去的外部参与带进来到如今的自主研发送出去,道出了分公司创新成果硕果累累的业绩。而这些业绩正被陈列在创新工作室的展示柜上,供员工参观学习。

  如今,张志勇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成立,这为分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分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后勤保障。

  车钩吊杆防护方案、受电弓滑板条改造、调压安全电子锁改造……一项项技术成果在这里完成“赛道”转化。这里不仅推动着分公司的发展,也让不少人实现了希望和梦想,张志勇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张志勇是感触最深的,他说:“我一直身处运输生产一线,深知机车的检修、列车的运行、安全的管控每一步都得做到位,才能保证生产运输的平稳有序。”

  

(劳模先进张志勇与小组成员对速度传感器改造成果进行查验)

       与许多同事相似,他从基层干起,从检修内燃钳工到制动,从电力运用到技术管理,十几年的基层铁路生活,让他经历不同工种的技能历练,历经了多种机车的升级转型。张志勇总是说:“学得比别人慢,那就起得比别人早。”所以,他总是起早贪黑,查故障、找线路图、调数据、动手改造……每天他一遍遍重复着单调的动作,在一次次的探索实践中凝结创新的果实,在一步步的比武竞技中提升自我的素质。张志勇说,今年,他想针对分公司机车运用质量状态,看能不能再出一项成果。

近年来,上级公司号召全面开展科研攻关、小改小革,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的时代精神,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因此,分公司大力推动职工队伍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双提升。

   面对这一时代重任,张志勇也有自己的看法,“随着产业工人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创新工作室也肩负着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发展能量储备的责任。这里已不仅是饱含我们希望、实现我们梦想的工作室,还是我们探索前沿技术、勇担时代重任的工作室,所以,大家还给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梦工坊’”。(王政东)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